国内外新闻
【黑科技】脑电帽帮你做一名好老师
时间: 2017-05-03     作者:

作为一名入职不到一年的新老师,讲好课是我的本职工作。为了讲好课,我会花大量的时间备课,那么,花了大量精力准备的课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、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呢?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表现,如果大家都是低头族,桌子上摆着手机、平板、笔记本三件套,那这个课应该不怎么样。如果学生表面上看起来盯着黑板,那他们就在专心的听课了么?

近期,来自美国、德国和芬兰的研究者完成了一个大胆且有趣的实验,他们给听课的学生带上脑电帽,监测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学生的脑电波,通过分析每个学生的脑电波,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。研究结果于4月27日在线发表在current biology上,文章题目是Brain-to-Brain Synchrony Tracks Real-World Dynamic Group Interactions in the Classroom。

 

图1. 脑电帽和带着脑电帽的学生

 

这项研究是在生物课的课堂上进行的,共有12名高中生接受了脑电监测,实验共持续了11节课。每节课都分为老师大声朗读、播放视频、老师演讲和小组讨论四个阶段,学生在每节课程结束后和学期结束后对每个阶段进行打分,并对老师的喜爱程度做出评分。研究者分析了学生之间脑电波的同步性(Brain-to-brain synchrony, TI)与课堂参与度的关系。

 

图2. 实验流程

 

研究结果表明,脑电波同步性与学生对课程的打分有很高的一致性。对于这门生物课,学生最喜欢的是小组讨论部分,对视频的内容也很感兴趣,对老师的唠叨就没那么感兴趣了。

 

图3. A图是学生在每节课后和学期结束后对课程有趣程度的打分,B图是课程四个阶段脑电波的同步性

 

有趣的是,如果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越高,那么学生对老师演讲和播放视频这两个阶段的同步性差异就越小。

 

图4. 学生对老师演讲和播放视频阶段的同步性与学生对老师评分的关系

 

综上,脑电波很可能可以反映出课堂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偏好,对于这门生物课而言,老师的讲授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,反而是看视频和小组讨论成了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。

虽然在课程中加入视频和小组讨论环节是比较普遍的做法,但老师的讲授应该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才对,否则还要老师干什么,直接放视频就好了。这项脑科学领域的研究除了巧妙的实验设计和严谨的分析方法外,带给我最多的还是在这个智能设备满天飞的时代,对“如何做一名好老师”的思考。

 

本文为原创编译,转载请注明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