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研专栏
听别的婴儿哭或笑,小宝宝们的大脑有什么反应?
时间: 2020-05-14     作者: 邓雅菱


从出生那一刻,小宝宝们就已经开始社交了,自己哭,听医院里别的新生儿哭,听爸爸妈妈呼唤自己的名字,听大人们之间的交流等,这些信息都在刺激着宝宝大脑的发育,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情绪信息。有研究发现,新生儿对人类婴儿的哭声比对大猩猩婴儿的哭声更敏感,还能区分自己的哭声和别的婴儿的哭声。

婴儿识别和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是发展社交技能的基础,对婴儿的个性发展非常重要。而基因和养育方式(环境)共同影响着婴儿的个性发展,因此,有的宝宝特别安静不爱哭闹,而有的宝宝却爱哭易怒。不同的个性特点也会影响婴儿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和加工。有大量研究考察了婴儿对成年人,尤其是对自己的养育者的情绪感知能力,发现宝宝们对自己的养育者的情绪有非常强的敏感性。

那么婴儿对其他婴儿的情绪感知能力如何呢?不同个性的婴儿有什么不同的大脑反应吗?来自英国的Crespo-Llado等人考察了此问题。

他们选取了308个月左右的婴儿,让他们听别的婴儿的情绪反应。有三种类型的刺激,分别是负性刺激(哭声)、正性刺激(笑声)和中性刺激(咳嗽声),都是同样年龄的其他婴儿发出的。每次让婴儿听一段声音,持续时间为1.4秒,然后是1.2-2秒的随机间隔,随后是下一段声音刺激。三种类型的刺激随机呈现,一共是138个试次,实验总时长约8分钟,同时采集婴儿的脑电信号。为了避免婴儿太过频繁的头动从而影响脑电信号,婴儿由抚养者抱着坐在腿上,并且有个实验员全程表演吹肥皂泡泡(做婴幼儿实验的研究人员都是真正的勇士)。当然,这期间实验员和抚养者都不可以跟婴儿有眼神接触和情绪交流。事后,婴儿的抚养者填写一份问卷调查婴儿的气质类型。

结果发现,婴儿大脑对哭声、笑声、咳嗽声的反应确实是不同的,主要表现在前额皮层区域(见图1)。

 1 加工三种刺激时的脑电波形图

从时间进程上看,在情绪加工的三个阶段均有差异,首先是早期对声音刺激的感知编码加工阶段,婴儿对哭声的感知更强烈,表现为哭声诱发的N100波相比笑声和咳嗽声更负(见图2)。然后是对情绪相关属性的早期侦测或分类加工阶段,表现为P200波,但三种声音诱发的P200波没有显著差异。最后是对情绪刺激意义的评估阶段,婴儿对哭声的反应明显比对笑声和咳嗽声更强烈,表现为哭声诱发的LPC成分显著高于笑声和咳嗽声。

 2 不同类型情绪刺激脑电成分的差异

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索了气质个性与婴儿情绪感知能力的关系,计算气质量表分数与脑电波成分的相关。脑电分数是通过差异波计算所得,如Lg-Cg表示笑声的波减去咳嗽的波,Lg表示笑声,Cg表示咳嗽声,Cr表示哭声。结果发现,平时负性情绪更少的婴儿,听笑声比听咳嗽声有更大的P200波(见图3左上),说明爱笑的宝宝对正性情绪有更强的感知能力。悲伤恢复能力更强的婴儿,听哭声比听咳嗽声有更大的P200波(见图3右上),对哭声比对笑声的LPC波幅也更大(见图3左下),说明能快速停止哭泣的宝宝对其他宝宝的悲伤情绪更加敏感。情绪调节能力更强的婴儿,对哭声比对咳嗽声的LPC波幅更大(见图3右下)。

 3 气质个性与脑电波的相关

8个月大的小宝宝们就已经具备识别同伴的情绪感受的能力了,大脑活动已与成年人表现出了相似的模式。但不同气质个性的宝宝对他人情绪的感知能力不同,表现出脑电信号上的差异,爱笑的宝宝对正性情绪的感知能力要强,悲伤恢复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强的宝宝对同伴的负性情绪更敏感。更强的情绪感知能力有助于宝宝们长大后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。

宝妈宝爸们何不有针对性的训练自己的孩子多笑笑,培养培养情绪调节能力呢?获益终生哦~


参考文献:

Crespo-Llado, M. M., Vanderwert, R. E., & Geangu, E. (2018).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fants’ neural responses to their peers’ cry and laughter. Biological Psychology.